2016-04-28 14:31:28 常德人事考试网 //hn.huatu.com/ 文章来源:常德华图
春节以来,我国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等多个地区的医院出现血荒,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,50多个供血不足。于此背景下,一些“血贩子”却瞄准了法律法规的漏洞,把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血液当成商品出售。在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,媒体记者经过半个多月的暗访调查,摸清了一条由血贩子操纵的买血卖血的利益链条。(4月26日齐鲁网)
@华商报杨鹏:2014年全国无偿献血率仅为9.5‰,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,人口献血率达到10‰-30‰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。曾有业内人士说“我国对互助献血的依赖性较强,没有互助献血,就不可能保证这么充足的血源。”借着互助献血之名,“血贩子”安排卖血者假扮患者朋友、亲属到正规血站“假捐血、真卖血”,从中获取高额利润,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。我们面临着两难,一方面,买卖血液违法,“血贩子”的违法行为自然要严惩不贷;另一方面,当处于无偿献血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这个基本现实里,越是严厉打击,越可能使得患者家属求血不易,从而使得“假捐血、真卖血”更加隐蔽化,因为风险更高,患者家属反倒需要支付更加高昂的成本。
@京华时报郑山海:要治理“血贩子”,不能寄望于一味堵、一劳永逸。在很多国家,血库会建立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信息库,如果血源紧张,就主动与这些志愿者联系,发动他们献血,缓解库存血不足的问题。这被证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。此外,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,建立一些类似于“众筹”机制的用血信息平台。平台定期向社会发布一些用血需求,甚至可以将一些需求乃至输血的急迫意义进行公布,通过有血有肉的病例,激发人们无偿献血的责任心与成就感,把互助献血从个人的朋友圈扩展到社会大家庭。血库也应多与社会互动,定期公布用血成本,打消人们对血库可能用血谋利的顾虑。总之,当病人不再“望血兴叹”时,“血贩子”的生财之路也就自然断了。
@人民网蒋萌:影视剧中时常会出现如下场景——危急时刻,某人毅然为他人献血,之后脸色苍白,走路踉跄,差点晕倒;某人家庭经济困难,万般无奈只得卖血,催泪又悲情……面对“伤身”又“苦情”的镜头,受众会产生怎样的感想?这会激发人们的献血热情,还是令人心生恐惧与悲凉?现实中,不同的人对于献血到底“有害或无害”的认知大不相同。献血后,有人觉得“一点副作用没有”,也有人觉得“身子弱得大补”。究竟是个体身体差异,还是心理负担大于实际“损害”,莫衷一是。在猜忌中,医学科普似乎也不那么管用。据说,如今主动无偿献血的主力是农民工与大学生。显然,献不献血与读过多少书没有关系,献血是否影响体能也不一定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真正的自愿无偿献血还是出于爱心与热情。
@燕赵晚报邓海建:在逻辑关系上,血荒与“血贩子”互为因果:因为血荒,“血贩子”才能生意奇好;因为“血贩子”牛气冲天,血荒之祸才会变本加厉。来自卫计委的数据显示,2014年全国无偿献血率为9.5%……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,人口献血率达到10%。—30%。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。在发达国家,据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45.4%……面对血荒日益频仍的格局,2015年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的意见》提出,到2015年,我国献血率达到每千人口10人次;到2020年,献血率达到每千人口15人次。眼下看来,达成这些目标,难度并不小。悖谬的是,面对各大城市普遍性的用血难,相关职能部门一不去打击“血贩子”,二不去创新献血工作,莫非等着救命的血液从天而降?
如同慈善事业的症结一样,公益用血遭遇的梗阻,说白了无非也是三个问题:一是透明,二是人性,三是法治。多少年前类似“血液浇花”等故事并未走远,献血用血机制上的问题仍是被诟病到地老天荒——那些成本的悬疑、那些账目的影魅、那些管理的疏漏,加之义务献血者“光荣感”的虚化,令不少地方的献血工作需要强制摊派才能基本完成。不充分尊重献血者、不尽力公开运作流程、不全力打击血液黑市,负能量云集,乱象丛生,如何激活公民义务献血之心?用个时髦的思路:破解血荒,供给侧改革是关键。不要动辄埋怨公民的所谓“意识”,也许,唯有制度健全、法纪刚性、程序理性,干净的血液才会维系健康的生命——这个良性循环,显然不只是道德诘责或呼吁能胜任的。
@羊城晚报武洁:事实上,假如说“血贩子”的生意一无是处,恐怕有些武断。尽管并未按照常理出牌,甚至完全是违规之举。但是,对于“儿子等输血”,却无血可用的父母而言,想方设法寻找合适的血源实现自助献血,实在是人之常情。这个时候,通过血贩子寻找卖血者,让儿子能够输上血,恐怕也是最后的办法。假如连这一渠道都堵塞了,对于只能看着亲人因为无血可用而不得不面对生命险境的家庭而言,难免意味着更大的不幸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血贩子的生意,的确是一种违规行为,更背离了无偿献血的初衷。但是,假如无视这一现象形成背后的真问题,仅仅是从道义上对这一买卖加以指责,或是仅仅加强打击力度,顶多只能算是“头痛医头”。
事实上,“血荒”问题,其实是个世界性的问题。美国红十字会也时常发布血荒预警,并点名洛杉矶、费城等面临血荒的城市和地区,取消或延期不必要的手术治疗,加强献血环节的工作与投入。而对于血荒的成因,美国红十字会也曾做过相关分析,发现并非献血者减少或公众献血意愿不强导致血荒,而更多缘于血液使用量不断增长,不必要的治疗和手术对于血源的占用,成为导致血荒的重要成因。于是,控制不紧急不必要的治疗与手术,同时加大对献血者的资金补偿额度,激励人们的献血意愿,成为美国应对血荒的主要策略。国内血荒的成因与应对机制,恐怕同样有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地方。
华图解析:卖血之所以能成为一桩生意,甚至让血贩子们赚得盆满钵满,根本缘于血源的稀缺性,尤其是“血荒”之下的供需失衡,更是让卖血生意有了暴利的驱动。
但是,在我国买卖血液属于违法行为,《献血法》明确规定: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,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,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,《刑法》也规定,对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然而之所以“卖血”催生出一条利益链,甚至成为一门暴利生意,恐怕是和这些法律法规长期“僵死”,没有发挥作用,有关。而且非法买卖血液,有诱发一系列现象,如卖血组织之间的地盘争夺,对于卖血者的控制与强制性等等,能否引发各种社会隐患与危机,血液安全又能不能获得有效保障,都令人担忧。
显然,对于血贩子现象,一定要严厉打击。可是打击“血贩”却遇到了重重尴尬。一则,血液中心无权审核献血者与受血者之间是不是亲属关系,这就给血贩子钻了空子;二则,公安部门对非法买卖血液不积极;三则,由于长期无人打击非法买卖血液。所以,要彻底治理血贩子,就需要在医疗单位加强监管、执法机关增强执法力度的基础上,需要提升医疗机构血液供应的库存量。一方面大力宣传无偿献血,一方面对于献血者,适当地给予一定奖励。只要医院里有足够的血液存量,患者就不会高价购买血贩子提供的血液,如此就能够从根本上掐断贩血的利益链条,铲除滋生血贩子的生存市场。
更多招考咨询请关注常德公务员考试交流群:248411952,常德微信公众号hncdht
(编辑:hnhuatu07)20000
每日阅读20000+
粉丝20000+
每日转发
华图官方微信
微信号:18173153264
报名地址:长沙市 芙蓉区五一大道新华大厦四楼华图教育
报名网址:
changsha.huatu.com/